学术活动



“尤里斯•伊文思与中国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04-15

“尤里斯·伊文思与中国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纪念著名导演伊文思先生诞辰110周年综述

 

20081118日至20日,为纪念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诞辰110周年,“尤里斯·伊文思与中国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三十多位来自法国、荷兰、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和学者,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学术研讨,分“伊文思:中国与世界对话”、“伊文思:历史与现实对话”、“伊文思:美学与思想对话”三个单元展开。

 

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 1898-1989)是国际著名导演,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曾经在半个多世纪里四次来中国拍摄电影,《四万万人民》、《愚公移山》、《风的故事》等作品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史的经典,伊文思与中国长达50年的交往塑造了一个电影人与一个国家的传奇。

                               (伊文思在中国)

1938年,为了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伊文思第一次到中国拍摄电影,结识了中国共产党领袖周恩来,并把摄影机送给了正在筹备的延安电影团。新中国建立后,伊文思多次来中国拍摄电影,并担任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顾问、中国电影资料馆顾问,为北京电影学院授课,对中国电影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84-1988年期间,年近90岁的伊文思与罗丽丹又多次来中国,拍摄他酝酿已久的电影《风的故事》,这部电影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的总结,也是伊文思与中国50年交往的反思。 它采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一位西方电影人追寻中国文化、追寻风的过程,与孙悟空、嫦娥、李白、兵马俑这些神话或历史故事对话。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1988年威尼斯电影节把金像奖送给90岁的伊文思。

                            (伊文思在上海)

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艺术》杂志社、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电影放映协会和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承办,并得到荷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的支持。

1118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黄会林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国家电影局正局级巡视员谷国庆、国家电影局原局长刘建中、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兼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高峰、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傅红星、中国电影放映协会会长杨步亭、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康健民、荷兰驻华大使馆文化使官卿青、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一川等在开幕式上致辞。

 

接着展开的是“伊文思:中国与世界对话”学术研讨单元(黄会林教授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发言并与大家互动。北京电影学院司徒兆敦教授以《伊文思留下的》为题,指出伊文思和他的作品存在太多的误解和误读,他不同意做过分的意识形态的读解,也不认为伊文思有一种独特的“中国情结”,伊文思在中国拍摄的作品无论是内容、作者的关注点和作品形态上都和当时中国的主流纪录片完全不同,这是伊文思对中国历史的个人阐释。加拿大考迪亚大学教授托马斯·吴沃(Thomas Waugh)的发言题为<四万万人民>(1938)与团结电影:介于好莱坞和新闻片之间》,他阐述了伊文思从拍摄《四万万人民》的最初想法到最后结构,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制作道路,影片使用了非干涉的“自发性”(spontaneous)拍摄模式,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拍摄模式是“场景排演”(mise-en- scène),它“介于好莱坞和新闻片之间”,伊文思在这两种拍摄模式中游移不定以及最后在成片中的决定,都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欧盟委员会视听观测部研究员凯茨·贝克(Kees Bakker)的发言题为《“他们就像蒙着眼罩的马”——一场战争两种视点:尤里斯·伊文思和龟井文夫电影中1938年的中国》,他从解释学的角度,比较了伊文思的《四万万人民》和龟井文夫的《战斗中的士兵》的异同,他认为两位导演都戴着自己的眼罩,影片展示和讲述的都是所有可能发生的事实中细选出来的导演所需要的事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同道教授的发言题为《一位电影人与一个国家的传奇——伊文思与中国50年》,他认为中国和关于中国的电影成为伊文思人生和艺术里最为重要的事件;伊文思一生都徘徊在电影诗人和电影战士两种角色之间,前者是其本色,后者是其理想;伊文思与中国50年的交往从意识形态援助开始,历经反复波折和困难,最终到达文化对话,伊文思与中国的传奇故事不仅是电影往事或者政治神话,也是中西文化命题。法国记者、伊文思电影合作者让·皮埃尔(Jean-Pierre Sergent)以《尤里斯·伊文思的中国梦》为题,以伊文思1938年之后的创作经历为线,回顾了伊文思与中国半个世纪的情缘,伊文思始终对中国念念不忘,有一个中国梦,但他自始至终是一个世界公民,是人群中的一个他。

 

18日下午的“伊文思:中国与世界对话”单元由张同道教授主持。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比尔·尼克尔斯(Bill Nichols教授在题为《纪录电影中的搬演:似是而非的时空》的发言中,认为想象渗透在纪录片的各个方面,最明显体现在纪录片的搬演中,搬演表明了纪录片导演运用纪录片语言的力量,搬演使得纪录片语言具有更加丰富多元的表达。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聂欣如教授的发言题为《伊文思纪录片<愚公移山>的拍摄起因》,他认为国内外有关这个问题的猜测以及伊文思自己的说法都不够准确,最有可能促成这一事件的,应该是当时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荷兰纪录片导演荷内(René Seegers)的发言题目是《<寓公移山>上映的不幸遭遇》,他介绍了《愚公移山》在西方的传播情况。北京电影学院陈山教授以《伊文思与中国纪录学派》为题,认为伊文思对于“中国纪录学派”——无论是武汉-重庆纪录学派还是延安纪录学派,都曾产生过关键的影响。北京电影学院张献民教授的发言是《伊文思:少数派报告》,他认为伊文思话题属于少数派话题,但是长久以来在中国都被当作多数派话题讨论,这是对伊文思的误读,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误读。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万里先生以《伊文思研究在当代中国》为题,介绍了大陆学者近20多年关于伊文思研究的状况。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的发言为《伊文思三题》,阐述了伊文思其人、其创作、其理念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樊启鹏的发言题目是《伊文思与中国纪录片》,他认为伊文思留给中国纪录片的远比中国纪录片接受的要多得多。

19日的“伊文思:现实与历史对话”单元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上下午两个时段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主任王宜文教授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总编室副主任郑富权先生主持。参与研讨会的还有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李米莉、《愚公移山》中方总负责人钱李仁、《愚公移山》剧组领队叶石春、延安电影团摄影师鲁明、《愚公移山》和《风的故事》导演翻译陆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张建华、《早春》摄影师石益民和王德成、《愚公移山》摄影师杨之举、《愚公移山》和《风的故事》主灯光师郭维钧、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导张建珍和吴金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师邵振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人员姚成章和朱海峰、《风的故事》中面具作者尹光中,以及外国学者托马斯·吴沃、比尔·尼克尔斯、荷兰纪录片导演荷内和法国记者让·皮埃尔等。主要内容是由当年和伊文思一起合作过的中方工作人员讲述与伊文思一起工作的经历,并就这段历史与中外学者进行互动。主要话题包括拍摄时要克服的一些困难、存在的一些矛盾,以及伊文思的工作态度、观念和方法,鲁明先生还讲述了伊文思赠送给八路军的那台摄影机的传奇经历和重要贡献。

 

20日的“伊文思:美学与思想对话”单元由《电影艺术》杂志社主编吴冠平先生主持。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望长城》总导演刘效礼以《半个世纪的中国情怀 跨越时空的影像记忆》为题,从纪录背后的人道主义情怀、群众中走来的“先锋电影诗人”、与时俱进的艺术追求三个角度概括伊文思及其创作,并在研讨互动中介绍了《望长城》的创作背景以及伊文思对他本人创作《望长城》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王宜文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伊文思发现的中国表情——<愚公移山>中的人像及其意义》,他以伊文思作品(主要是《愚公移山》)中的人物表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认为伊文思作品超越了政治偏见和历史误解,具有永恒的魅力,伊文思的观念超越了当时中国的社会认知和电影传统,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的发言题为《表象与真实:一枚硬币的两面——关于伊文思电影真实观的思考》,他认为伊文思一生都在追求心灵真实与表象真实的统一,运用纪录影像表现心灵、表现自己的感受,并使用不同时代的流行语言,寻找最有力的表现方式,将这种感受传达给观众。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导韩君倩的发言题目是《感悟伊文思》,着重论述了伊文思的人道主义情怀和艺术探索精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博士、北京联合大学教师孙红云的发言题目是《两个中国?伊文思的<愚公移山>与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她剖析了两位外国导演与中国的不同关系、不同的拍摄初衷和拍摄方式,导演不同的立场所带来的电影语言的不同倾向性以及不同的解说视角,她认为《愚公移山》的价值在于它是一面让不同人映照出不同真实和历史的镜子,人们可以通过作品认识伊文思,也可借此学会认识我们自己。中国传媒大学张雅欣教授的发言是《风从何处来?》,她分享的是自己对《雨》和《风的故事》的个人感悟,认为从《雨》到《风的故事》,伊文思回归到了童真。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陈晓卿回顾的是他和伊文思的一次相遇经历,认为伊文思的教诲让自己“入了纪录片的门”,他还讲述了自己在职业生涯中不同阶段对伊文思及其作品的理解。

本次研讨会的活动包括学术研讨、学术讲座和电影展映三个部分。托马斯·吴沃、比尔·尼克尔斯、凯茨·贝克三位外国学者还分别主讲了《北美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纪录片的特性与表达》、《欧洲纪录片现状与发展趋势》三场学术讲座。中国电影资料馆还展映了伊文思在中国拍摄的四部电影《四万万人民》、《早春》、《风的故事》和《愚公移山》中的一部短片《球的故事》。不少拍摄者和拍摄对象都来到现场和观众见面互动。

(樊启鹏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