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在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场展映
发布时间:2018-11-24

  

  2018年11月25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场,一场电影观摩会正在举行。这次观摩的作品,名为《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

  

(北国剧场展映现场)

  在悬疑中展现历史的“另一面”

  影片的故事其实很“历史”,也很“民国”。在纷乱的民国时期,政坛动荡不安。在1931年的历史烟云中,不仅有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甚至还有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明争暗斗。于是,一场由不同方面派出杀手刺杀不同目标人物的大戏热闹登场。然而,当大幕落下,曲终人散的时候,真正的目标却都依旧活蹦乱跳。广州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日本军部、王亚樵、宋子文、重光葵、田中隆吉……一路路人马,终究抵不过“命运”的“耦合”,历史的前进最终还是如我们已知的重复着。

  对于有些人来说,《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的故事结局并不是一个悬疑。但对于更大多数人而言,却因这部影片悬念迭出,而在探究最终的答案时,颇感烧脑。就像当天参加活动的一位观众在映后交流时所说,这部影片感觉颇有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感觉。导演韩晶对此表示,尽管她原来并不知晓阿加莎是谁,但是因为看过了包括《阳光下的罪恶》《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在内的所有阿加莎小说改编电影,因此在《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中或多或少也会带有相似的风格。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说起来,在很多历史书中都可以找到1931年发生在上海的这次事件的始末。但是为什么韩晶导演还要拍这个故事?或许,在片中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随着解说和剧情的不断推进,我们开始逐渐明了那个画面之外的声音从何处来(此处因有严重剧透,故省去2879字……想知道谁是画外音?想知道讲述者是谁?欢迎大家待到这部片子正式公映的时候来影院里找答案)。然后,随着片尾彩蛋的升起,我们开始琢磨——如果当时宋子文或是重光葵有一个人真的被刺杀成功了,历史将会何去何从?如一名观众所言,如果重光葵遇刺身亡,或许中日之间的战争将不会待到“九·一八”才开始;而如果宋子文遇刺身亡,或许“围剿”和“反围剿”的历史也将重新改写。又如观影之后,当天担任主持人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樊启鹏老师所说,“如果那一次的刺杀有一方成功了,都不会有我们今天的这次观摩放映会。”然而,历史终究不能假设。尽管我们可以用悬疑片的方式呈现,但是历史终究已经发生。

    

  (北京师范大学樊启鹏老师与导演韩晶(右)对谈)

 

  历史纪录片谁说不能这么玩儿?

  《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光看这个片名,感觉可能会是个谍战悬疑片。坐在北国剧场里,静静地看完才发现,这部作品的“类型”其实真的很“模糊”——这到底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对此,著名纪录片学者和制作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认为,历史纪录片不能光是拍的“团结”“紧张”“严肃”,一定是要好看。他认为,《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让我们看到了历史还可以是很有风情的,历史纪录片不再是一个胡子都白了、带着小帽和5000度的高度近视眼镜的老爷爷,而是可以很顽皮。

  如何在影视作品中真实地重现历史,是很多创作者都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张同道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符合历史的真实。他同时还表示,纪录片毕竟不是历史书,所以可以更加活泼一些。他认为,“纪录片是电影的长子,而后沦为了电影的穷兄弟”。但是根本上讲,纪录片和电影其实就是一回事。他表示,“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应该让想象力丰富一些,再丰富一些。”  

  张同道还表示,纪录片的创作要尊重观众、尊重市场。纪录片要口感要好,像冰淇淋,要入口即化,但是还要有回味。就是说观众看的时候可以很轻松,但是在看完之后还可以回味、回想,有启发。他认为,《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这部纪录片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韩晶导演也表示,保证影片的“娱乐性”,其实就是保证作品的“可看性”,就是要把片子做的好看,让观众愿意花钱买票来看。

  于是,一部紧张刺激、悬念迭起的作品问世了。这部作品到底该如何定义——历史纪录片?非虚构纪实电影?我们或许都可以将之划归其中。如果按照张同道老师的观点,我们或许可以将这样一部作品看作是真实反映了历史事件,并给人以强烈启迪的真实电影。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右)谈《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

  

    历史纪录片也可以有“大片范儿”

  这是一部很有趣的“历史纪录片”,ta的有趣,不仅仅在于悬疑丛生,更在于一种扑面而来的“大片既视感”。一部历史纪录片,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大片范儿”?关键在于团队的敬业。  

  作为“民国刺杀”系列的第一部,这部作品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因为同属于一个系列,创作团队将该系列的6部作品的前期调研一起来做。于是,7、8年的光阴,就在繁重的文献查阅、各种史料的翻找之间悄然划过。尽管我们在片中看不到传统历史纪录片中那些厚重的文献典籍,但是却能透过每一个细节的还原,看到其背后隐藏着的历史文献的身影。韩晶导演说,查阅资料这样繁重的事情是创作者该做的,观众没有义务和创作者一起再做这样的工作,观众就应该看到最精彩的影片。

  在谈到前期调研时,张同道在解答观众疑惑的同时,也将这个话题延展开来。他认为,“不可控性”是现实题材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如果想更好地掌握被拍摄者的情况,就要像天气预报一样,要有充分的调研。第一,就是要把握人物、生态和其间的规律性;第二就是要有创意。他表示,拍一般的视频很简单,但是想拍一部好的纪录片很难。

  创作团队的敬业,不仅体现在前期调研的细致上,也体现在拍摄和后期剪辑的过程中。为了真实再现当年的历史场景,团队找了专业演员,依据丰厚的史料文献,加入了大量人物对白,但是在后期处理中刻意将人物的对话压低,让解说带领我们走进那些真实的历史场景之中,以确保再现部分更加贴近真实的历史。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团队终于打磨出了那些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再现场景。  

  后期剪辑,导演带着小伙伴们用了一年的时间。然而,鲜有人知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已经和最初的版本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初的《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如传统的历史纪录片一样,用“上帝的视角”回溯这一事件。但是导演自己看过后认为,这很不好看。于是,韩晶力排众议,利用了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小人物”的视角,串联起了一系列的悬念,“构建”了一场惊天的奇案。

  

    (观众合影)

  《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预计将于2018年底至2019年初在全国院线公映。

  如果对民国时期那段波谲云诡的历史有兴趣,如果对悬念迭出、“超级烧脑”的“历史纪录片”感兴趣,不妨关注一下这部作品,走进电影院,去亲身感受一下ta的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