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文学的故乡》首映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8-05-25

  2018年5月25日,中央电视台系列纪录片《文学的故乡》首映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纪录片主人公莫言、刘震云、阿来亲临现场,贾平凹、迟子建和毕飞宇发来贺辞。

  《文学的故乡》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出品,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制作,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提供学术支持。该片主创追随莫言、贾平凹、刘震云、阿来、迟子建和毕飞宇,回到他们出生的村庄,回到文学创作的现场,还原他们的童年往事和创作历程,揭示了他们如何将生活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

  

《文学的故乡》首映式现场

  《文学的故乡》总导演,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张同道教授表示: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版图的重要风景,像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刘震云的延津,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毕飞宇的苏北平原。这些文学风景植根于中国大地,吸取了中华文明的精华,丰富了世界文学的版图。从2016年夏开始,北师大纪录片团队历时两年,跟踪拍摄了六位作家回到故乡,回到文学现场的历程。摄制组也远赴日本、美国、欧洲多国,采访了30多位汉学家、翻译家、出版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等国际知名专家,记录下中国文学向世界传播,中国作家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历程。张同道还表示,《文学的故乡》讲述的是莫言、贾平凹等当代作家的文学故乡,他希望观众看了影片之后,找到自己的文学故乡,文学的故乡就是每个人心里的诗意和远方。

  

张同道教授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从创立之初,一直致力于以高品质纪录片传承文明,对话世界。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如果国宝会说话》、《创新中国》等精品大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纪录频道总监梁红表示:“《文学的故乡》不仅是六位作家的个人传记,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画像,更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学成果的影视呈现。”她希望影片“不仅为文学爱好者带来一次视听盛宴,也能够推动大众对于文学的关注。”

梁红总监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表示:《文学的故乡》是北师大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北师大文学和影视两个双一流学科交叉合作的产品。它一定能够引导观众追寻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回归心灵的故乡。

郝芳华副校长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表示自己面对镜头说话很痛苦,起初是拒接拍摄的,但是被同道教授团队的认真敬业所打动,和摄制组一道三次回到高密东北乡,这不仅是故地重游、激活记忆、会面老友的经历,也是反省自己的过程。每位作家在各自的土地上书写,因此他们的文学具有不尽相同的风格,莫言老师幽默的说道:不会表演只会写作不是好农民,又会写作又会表演一定是好导演!

莫言先生

    首映式现场,莫言将他亲笔题写的"文学的故乡"书法作品赠送给主创团队。自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莫言一直拒绝任何形式的纪录片拍摄,《文学的故乡》是他首次接受纪录片拍摄。 

莫言先生向摄制组赠送《文学的故乡》书法题名

    刘震云通过《文学的故乡》拍摄的机会,回顾自己的文学作品,认为自己和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是质朴的,作品中的文字也是平实的、不算计的,这是自己能够一直写作的原因。

刘震云先生

    阿来表示自己一直在行走中的创作方式决定了自己和自然对话,和自然建立像人与人之间一样的关系。生长的藏区之前没有得到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很好的阐释,能够得到的间接知识少,自己在家乡行走,亲身了解自然、了解故土,用文字踏入藏区这片现代文学上的“无人之地”。

 阿来先生

  贾平凹亲笔写来贺信,他写道:“拍这样的片子,是极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当初拍摄时,我就为这个创意叫好。”

  迟子建正在国外访问,她特地为首映式录制了视频祝词:“其实一个作家拥有故乡是美好的,因为有了故乡相当于有了一个梦,故乡梦永远不会破灭,那么它会跟我一起伴着文学之路这样走下去。”

  毕飞宇正在家乡为亲友主持婚礼,无法到场。他在发来的视频中说:“我在这个片子里面经历了欢乐、安宁,也有泪水。我要感谢张同道导演和他的剧组,我想在未来我人生很长时间里头,我会看这部影片,因为真实不是恒久的,真实是刹那的。”

《文学的故乡》首映式现场

    探索集团亚太电视网副总裁魏克然先生从影片中感受到中国乡村民俗的色彩和滋味,认为正确认识国家和土地的关系,对耕作的土地存在敬畏之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尤为重要,《文学的故乡》这部作品站在大地上看向中国,从文学的角度诠释了中国和中国文化,表达了中国坚持不懈走向未来的信念。

 魏克然副总裁

    长江学者、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认为《文学的故乡》这部作品对于文学来说是特殊的,为当代中国文学留下了珍贵的影像纪录。对于纪录片来说也是特殊的,《文学的故乡》拥抱文学,获得了文学所具有的对世界、人心的柔软的力量。作品把文学和影视两个学科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京师文学、影视学派的建构增添内涵。

胡智锋院长

   《文学的故乡》总策划、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授认为《文学的故乡》的意义在于创造了世界性的怀旧,对文学和世界性的文明样态均有巨大贡献,中国当代文学生动的书写了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化过程中丧失的东西,有必要得到更多的阐释和更好的传播。

张清华教授

    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人文讲席访问教授张旭东先生认为纪录片作品应该帮助大众认知当代文学在中国社会的存在方式。今天的中国文学为大众提供了对变化中的社会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理解,故乡的存在基于作家的想象和书写。

张旭东教授

  系列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分为《莫言》、《贾平凹》、《刘震云》、《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六部。其中《莫言》入选了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实施的“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

 

《文学的故乡》剧照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